首頁 博古雲集 你不知道的毛筆進化史!

你不知道的毛筆進化史!

by 蒼瑤
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於

一個光圈可以成就一隻神鳥鳳凰,而毛筆在點畫之間又寫下多少英雄豪傑的故事呢?

毛筆作為發展了幾千年的書寫工具,古人用的毛筆有什麼玄機嗎?

最原始的毛筆是掃把?

我們先從【筆】的本字開始了解,筆的本字是聿(wat6 )

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隻手執筆的形象。

毛筆很有可能在六千多年前的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,而目前已知最原始的毛筆,就是如掃把一樣的構造。

在一枝木桿或竹桿的尾端,圍上筆毛,再用繩綁緊。

戰國毛筆

信陽出土的戰國毛筆就是這種做法。但這構造會有一個問題,就是筆心是空心的,書寫提按間筆毛會散開不易聚攏。

因此後來有人將筆桿劈開,然後將筆毛夾在裡面,在外邊再綁緊,由此解決了筆心中空的問題。

圖中這枝毛筆還使用了上等的兔毫,除了用繩固定以外,還加上一層漆。

再後來更加進步,有筆頭的出現。先將筆毛扎緊,再於筆桿尾端鑽一個洞,最後把筆頭放進去,固定好之後就成為一枝毛筆。

一枝筆桿+筆頭,就是最基本、也是一直承傳下來毛筆的大致構造。

這種毛筆在秦代已經出現,

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是一枝竹製的插入式毛筆。

秦代毛筆

從戰國時期直到秦代的毛筆,一般都是比較幼細的,原因有二︰

其一當時的筆頭做的小,自然也不會用粗的筆桿。

其二是因為直到漢代有簪筆的習慣。「持橐簪筆」一詞說的就是侍從官吏手提書囊,頭上簪筆,方便隨時隨地辦公記事。

漢代毛筆

這枝在居延漢墓出土的毛筆,由四片木條夾著筆毛,外面圍上細繩,並以漆固定筆毛。而筆的另一端是尖尖的,便是為了插在髮髻上面。

即便後來製作出更大的筆頭,也依舊保留到這個習慣。

既然解決了固定筆毛的問題,接著古人也在用料上有更多的追求,筆毫的選料也是一枝毛筆好用與否的關鍵。

在武威漢墓出土的一枝毛筆是兼毫筆,使用紫黑色的兔毫為筆心,並圍上啡黃色的狼毫,這層軟毛可以稱為副毫。兼毫筆可以兼顧到儲墨,以及筆鋒彈性兩方面,可見到漢代毛舉的做工已經更加精細了。

這筆桿還刻有製筆工的名字——「白馬作」。

這也體現了古代「物勒工名,以考其誠」的制度。

在漢末魏晉時期,毛筆的副毫甚至有增加到三層之多,筆心獨立用細絲扎緊,三副一心,被稱為韋誕筆

雖然以韋誕為名,但實際上是張芝所做的毛筆,而他是張芝的追隨者,把這枝筆的構造記錄下來,只可惜實物並沒有流傳下來。

唐代毛筆

唐代流行用纏紙筆,從日本收藏的毛筆可知同時期的唐代所用毛筆的構造。

纏紙筆可以說是追求筆心的極致,圖中纏紙筆的毫毛已經消失,可以清楚見到明顯的三層纏紙。

有的毛筆更用上鹿毛、馬毛、狸毛三種毫毛,纏紙的層數更可達到五層,這樣的毛筆筆鋒短,但是出鋒尖銳、筆力十足,適合書寫小字。纏紙筆的做工繁瑣,用料及時間成本也更高。

宋代毛筆

由此後來到宋朝有一個重大的改變——流行使用無心散卓筆

筆心加粗,並只有一層副毫。黃庭堅是散卓筆的忠實粉絲,根據他的記錄筆毫長一寸半,其中有一寸都藏是筆桿裡面。換算回如今的單位一寸大概是3厘米,所以宋代散卓筆的出鋒大約有1.5厘米。

而如今普遍所買到的毛筆,皆屬於散卓筆一類,只是現代製筆一般做不到筆頭深入筆桿三分之二這麼多。

這枝宋代毛筆可以歸為散卓筆,使用的是狼毫,以絲帶包裹,保存狀態良好,連筆帽都很完整。
古代常用的筆毛有兔毫、羊毫、狼毫(即是黃鼠狼毛)、山馬(水鹿毛),還有石獾

這枝明代御筆採用獾毛為材料,筆桿裝飾華麗,用漆繪有金龍圖案。

明清毛筆
自至明代起可以說是文具控的天下,不單是追求好寫、好用,還要漂亮!

清代毛筆,在奢華這方面也毫不遜色,除了有使用象牙雕刻,

也有使用琺瑯工藝設計的毛筆,風格甚至融合外來文化的設計。

這許多華麗的毛筆,可能讓你看得眼花繚亂,但是對古代考生來說,最順手的可能是這枝狀元及第筆!

誰說一枝筆只可以有一個筆頭?

這枝筆就有4個筆頭!在筆管中可以收納雙頭毛筆

看過這許多毛筆,哪一枝最得你心呢?

用筆的最高境界,不是意到筆隨、落紙雲煙,而是…..任何憂愁煩惱都能一筆勾銷。哈哈哈….

如果你喜歡本文內容,想請你幫忙點讚、分享,多謝閱覽~

相關文章

error: 哎呀!做咩啫你~~~ 如果鍾意本文內容,請多多點讚 ♥分享

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. We'll assume you're ok with this, but you can opt-out if you wish. Accept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