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只要看到這件工藝品,無人不感嘆是鬼斧神工!23層的象牙雲龍紋套球,每層皆可靈活轉動,又稱為鬼工球。
象牙雕刻的發展
象牙堅實細密、耐用、色澤柔潤,由最初的象牙製品只是一種實用工具,逐漸發展為一門傳統工藝。
早在明代的 格古要論就已經有關於鬼工球的記載,但當時沒有做到23層之多的技術,不過能夠有這樣的巧思已經是十分厲害了。
而牙雕的歷史更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,河姆渡人崇尚鳳鳥同太陽,因此可以見到器物上刻有雙鳥朝陽的紋飾。
在商代有在河南安陽殷墟 婦好墓出土的綠松石象牙酒杯,刻有獸面紋並以綠松石鑲嵌作裝飾。
漢代有象牙材質的算籌。隋唐時期,亦有明確規定五品以上官員持象牙笏,六品以下持竹木笏。笏板是古時大臣面聖時記錄的工具,可以作為備忘錄記事。
到明代之後,牙雕工藝發展得更加精細小巧,亦走入文人雅士書案,成為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一體的文玩之物。
直至清代更加是牙雕工藝的鼎盛時代,甚至有由象牙做的床席。用骨頭的硬物,竟可以造成可彎曲的坐席,這種奢華簡直是超越直接用黃金打造一張涼席吧~
所以連雍正皇帝都直接下諭旨禁止上貢。不過當天子之位換上乾隆皇帝……他的審美你是知道的,想多花巧就有多花巧。
傳旨禁制:
「庚午, 諭大臣學士等,朕於一切器具,
但取樸素適用,不尚華麗工巧,
屢降諭旨甚明。從前廣東曾進象牙席,
朕甚不取,以为不過偶然之進獻,
未降諭旨切戒,今則獻者日多,
大非朕意。夫以象牙編織为器,
或如團扇之類,其體尚小,
今制为坐席,則取材甚多,
倍費人工,開奢侈之端矣。
著傳諭廣東督撫,若廣東工匠为此,
則禁其勿得再製。若從海洋而來,
從此屏棄勿買,則再造之風自然止息矣。
禁廣東象牙席,禁民間購用。」
牙雕工藝走向更加精巧華麗的風格,製品亦以裝飾品為主,實用性相對減少,出現更多可活動、帶有機關設計。
其中以廣東鏤雕技法最為聞名,曾經進入紫禁城造辦處的牙雕師幾乎都是來自廣東。後來到十九世紀,除了進貢宮廷之外,亦出口到西方國家,其中就有鬼工球。現在大英博物館都有展示一套鬼工球。
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
台北故宮收藏的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,一共有23層,每層皆可靈活轉動。博物館與荷蘭的博物館和科學家合作,利用電腦斷層掃瞄技術,可以觀看到鬼工球的每一層構造。
鬼工球的製作運用幾何學的概念,由方體打磨成球體,然後以球體圓心為中心點平均開14個等距的錐形洞,利用鈎刀分割出每一層後,雕上紋樣裝飾。
而這個鬼工球外表刻有祥雲和飛龍,內部以花卉、錢紋、十字紋等為裝飾,而最裡一層只有一粒豆的大小。
實在佩服工匠的耐心與巧手,縱使有人批評清代晚期講究工藝技法、形式方面的雕琢和堆飾,實質奢靡、繁縟、華而不實。但若拋開一個時代的風雲,單純地談論工匠的技藝,我想無一不服一顆匠人的用心,這華麗的背後付出多少個沈靜的日夜,一刀一刻都是修行。
願大象一生平安
最後,在欣賞象牙藝術品的同時,請不要忘記因為過去人類對大象造成的傷害。
大象因為被大量捕殺而瀕臨絕種,甚至令雌性大象罕見地快速演化成無牙大象。
雖然在自然界本來亦存有少數天生無牙的雌性大象,但在1970年代在非洲 Gorongosa National Park 無牙的雌性大象只佔有18.5%,可是後來因為戰爭籌措軍費,從而大量獵殺大象,販賣象牙。
而沒有象牙的雌性大象有更大的機會存活下來,成為有利的演化特徵,將無牙基因傳比下一代。來到30年後已經有多於一半的雌性大象沒有象牙,這必然會引起蝴蝶效應,影響著整個生態系統。
聯合國已將象牙列為禁止買賣的項目。所以即便再喜歡象牙製品,也請不要購買。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有展出精美象牙藝術品供大眾觀賞,各位只需「享有」不必擁有。
🐘請勿購買象牙製品,願大象一生平安
STOP IVORY TRADE
後記
很推薦去看《象牙博弈》紀錄片,當看到片中錄下一屋子,放滿一堆又一堆如小山一般的象牙,真的很心酸。就像是人類的貪婪很具體的在眼前展示,會覺得人類要象牙有什麼用呢?象牙是牠們賴以生存、身體的一部分,怎會被染上鮮血,以這種形式離開世上。而獵殺牠們的人還會覺得大象滅絕了會更好,因為這樣象牙就更值錢了……慾望不可怕,可怕的是人心不足。
只有失去對象牙的需求,才能還給大象平安的一生吧~~~